真空攪拌桶作為負壓環境下物料混合的核心設備,其內壁、攪拌槳葉、密封件易殘留物料(如樹脂、漿料、藥液),若清潔不全,會導致交叉污染;消毒不到位則可能滋生微生物,影響產品質量。以下梳理覆蓋“清潔-消毒-驗證”全流程的規范操作,適配制藥、食品、新能源等行業需求。?
一、清潔消毒前準備?
設備與工具準備?
備好專用清潔工具(軟毛刷、尼龍刮板、高壓噴淋槍),避免使用鋼絲球等硬質工具劃傷桶壁;根據物料特性選擇清潔劑(如有機殘留用5%氫氧化鈉溶液,無機殘留用1%硝酸溶液),消毒試劑選用符合行業標準的產品(如食品級次氯酸鈉、制藥級過氧化氫);準備pH試紙(檢測清潔后殘留)、微生物培養皿(驗證消毒效果)。?
安全防護與設備預處理?
操作人員佩戴耐酸堿手套、護目鏡、防護服;關閉真空攪拌系統電源,泄壓至常壓(真空表顯示0MPa),拆卸易拆卸部件(如攪拌槳葉、進料口密封圈),單獨清潔消毒;檢查桶內是否有物料結塊,用刮板輕輕清理大塊殘留(避免用力過猛損壞內壁涂層)。?
二、分步驟規范操作?
1.預清潔:去除可見殘留?
用高壓噴淋槍(水壓0.2-0.3MPa)沖洗桶內壁、攪拌軸及槳葉,重點沖洗槳葉根部、桶底轉角等易積料部位,持續沖洗5-10分鐘,直至無可見物料殘留;?
拆卸下的部件放入清潔劑溶液中浸泡(浸泡時間15-20分鐘,溫度40-50℃可提升清潔效果),用軟毛刷刷洗表面,再用純化水沖洗3次。?
2.深度清潔:消除隱形殘留?
配置清潔劑溶液(濃度按說明書要求,如氫氧化鈉溶液濃度5%),倒入
真空攪拌桶至1/3高度,啟動攪拌系統(轉速50-100r/min),攪拌20分鐘,讓清潔劑充分接觸桶內各部位;?
排放清潔劑溶液,用純化水高壓噴淋沖洗桶內及部件,每次沖洗后檢測沖洗水pH值,直至pH值與純化水一致(無清潔劑殘留);?
啟動真空泵,抽干桶內水分(或用熱風烘干,溫度60-80℃,時間30分鐘),避免潮濕環境滋生微生物。?
3.消毒:殺滅微生物與活性成分?
按比例配置消毒試劑(如200mg/L次氯酸鈉溶液、3%過氧化氫溶液),均勻噴灑桶內壁、攪拌部件及密封件,或采用浸泡方式(部件浸沒),作用時間20-30分鐘(參照試劑說明書);?
消毒后用無菌水(制藥行業)或純化水(食品行業)沖洗2-3次,去除消毒試劑殘留;?
對密封件等橡膠部件,消毒后涂抹食品級或制藥級硅脂,防止老化變硬,延長使用壽命。?
4.效果驗證:確保達標?
清潔驗證:用棉簽擦拭桶內壁、槳葉表面,檢測棉簽上是否有殘留(如制藥行業檢測TOC≤0.5mg/L);?
消毒驗證:在桶內不同位置放置微生物培養皿,培養后菌落數需符合行業標準(如食品行業≤10CFU/皿,制藥行業無菌);?
驗證合格后,蓋上防塵罩,記錄清潔消毒時間、試劑種類、驗證結果,歸檔留存。?
三、注意事項?
清潔消毒周期:連續生產時每日1次,更換物料品種時必須立即清潔消毒;?
避免清潔劑與消毒試劑混用(如酸性清潔劑與堿性消毒試劑混合會產生有毒氣體);?
若桶內壁有涂層(如聚四氟乙烯涂層),禁止使用強腐蝕性試劑(如濃鹽酸),防止涂層脫落;?
長期停用前需清潔消毒并烘干,定期(每2周)通風防潮,避免內壁銹蝕或霉菌滋生。?